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行业要闻 >> 默认分类 >> 要融入“大格局”中去考量——汪民谈十八大对全国地质调查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新任务

要融入“大格局”中去考量——汪民谈十八大对全国地质调查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新任务

13-01-23 中国矿业报  admin 4729次浏览

地质工作支撑各行各业,影响千秋万代;建设美丽中国,地质调查工作大有作为。

  去年5月份,温家宝总理视察中国地质大学时讲到,只要有地球存在,只要有人类存在,只要人类在发展和进步,地质学就不会枯竭。这阐明了地质工作的需求是伴随着人类发展的长期过程,人类社会对地质工作有着长期要求和持续需求,地质事业具有长期重要性,发展永无止境。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报告中多处对地质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和新任务,我们要将地质工作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格局中去考量。国土资源部副部长、中国地质调查局党组书记局长汪民在全国地质调查工作会议上强调。

  为了落实十八大对地质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汪民提出了今后八年地质调查工作的总体思路、总体布局,并重点部署了重点成矿区带基础地质调查,能源资源调查评价,重要矿产资源调查评价,老矿山深部与外围矿产资源调查评价,重要经济区、城市群等地质环境调查,地质灾害调查评价与监测预警,地质调查科技支撑与国际合作,海洋基础地质调查,信息化建设与资料服务等九大任务。

  地质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关,地质工作必须加快改革步伐,不断适应新形势的发展要求。汪民说。

  地质工作必须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

  汪民表示,一定要正确把握公益性与商业性地质工作的关系,地质工作必须遵循市场经济规律,不断促进地质事业大发展。

  他表示,公益性地质工作与商业性地质工作分开运行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要求。公益性地质工作作为相对独立的公共事业,主要从事先行性基础性工作,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降低投资风险,拉动和促进商业性地质工作。商业性地质工作是对公益性地质工作的深化和成果的验证,由市场配置资源,同时又对公益性地质工作提出了明确的需求导向。两者相辅相成、双向互补,相互促进,只有实现良性循环,地质工作才能持续发展。

  同时,地质工作必须遵循市场经济规律。他表示,温家宝同志提出两个更加,就是要促使地质工作更好的运用市场机制。公益性地质工作无论是在业务推进还是在管理工作中都要尽可能利用市场手段来调节,该招标的招标、该竞争的竞争,充分调动好各种社会资源,充分利用好各种市场机制服务于地质工作,增强发展活力。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地质工作,必须走在经济建设的前面,要准确把握市场需求和经济结构的不断变化,适时调整,适应新的变化和新的要求。把地质工作延伸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渗透到经济建设的全过程。

  我们要不断转变思想观念、管理方式、工作方法,与市场经济的发展相适应。汪民强调。

  地质工作是一颗大树,公益性工作就是根,根深才能叶茂。他还提到,要发挥好先行性、基础性作用,要发挥好引领带动作用,以公益性地质工作为支点,以新机制为杠杆,发挥好四两拨千斤的作用。要发挥好行业统领作用,通过制定技术标准,加强人才培训,搭建交流平台,服务行业发展。

  要充分发挥地质工作者的主观能动性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对人民生活水平的全面提高提出了很多具体的目标。地质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发挥好先行性、基础性作用,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广大群众提供更广领域、更高层次的服务。汪民说。

  他要求,我们必须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形成合力,不断提高工作质量,提升服务水平。要更加尊重广大地质工作者的首创精神,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尊重他们的劳动成果。要利用改革发展的成果,更好地惠及广大地质工作者,不断改善他们的工作和生活条件。

  与此同时,地质工作必须要坚持统筹兼顾。他表示,一定要统筹好资源保障与环境保护;统筹好陆域与海域、东部与西部、国内与国外的地质调查工作;统筹好大宗工业原料矿产与新兴产业战略资源、金属与非金属、常规与非常规能源的调查评价工作;统筹好中央、地方、社会和地质工作发展需求。还要衔接好公益性、基金和商业性地质工作,协调好各部门之间的关系,联系好省级公益性地质队伍,调动好行业地勘单位和科研院所的积极性。

  要从四方面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支撑

  十八大把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明确提出要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汪民介绍,这就要求我们从更广深度和更宽视野了解自然,认识自然,树立大地质观,建立从微观到宏观到宇观,从地表到地下到空间的地球系统科学。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快速推进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改善人居环境,保障饮水安全,需要地质工作夯实基础。

  汪民从4个方面谈到地质工作如何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支撑。一是开展重要经济区和城市群环境地质综合调查,大力推进荒漠化、石漠化等综合调查,为国土空间的优化利用、人居环境适宜性评价和工程建设科学决策提供依据。二是加强地下水和土壤污染调查监测,服务环境治理和保护。三是开展典型流域、重点城镇地质灾害调查评价,地面沉降调查和区域稳定性评价,提高地质灾害防御能力。四是不断拓展工作领域,加强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等,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为节能减排决策提供依据。加强矿山地质环境调查,促进治理、恢复与保护。

  要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资源保障

  汪民表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强大的物质基础支撑,四化同步推进对能源资源的需求将继续保持刚性增长。我国资源禀赋差,共伴生、低品位、难选冶矿产资源多,当前综合利用水平不高,矿产资源对外依存度居高不下,资源保障面临的困难和压力有增无减。我们必须持续推进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坚持开源节流,不断提高能源资源保障能力。

  他强调,要加强基础地质调查和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引导和拉动后续勘查,新增一批资源量。要加强非传统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加快技术研发,盘活一批呆滞矿产,释放一批资源量。要深化矿产勘查开发技术服务,为提高矿山三率水平提供技术支撑,促进矿产资源的高效利用。

  要充分发挥地质科技的引领支撑作用

  汪民表示,当前,我国已进入攻深找盲、开辟第二找矿空间阶段,找矿难度越来越大;清洁能源开发利用迫在眉睫,战略性新兴产业资源需求不断攀升,同时地质工作是一项技术密集型工作,要以科技进步来推动地质工作的改革发展。

  他强调,十八大提出了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我们要抓住科技发展的战略机遇,面向主战场,充分发挥地质科技在破解能源资源瓶颈和环境制约中的引领支撑作用。要提升创新能力,加强地学领域的基础研究和前沿研究,建立地球科学新的系统理论、观念和方法,提高地质科学研究的现代化水平,推进成矿理论、找矿方法、综合利用和勘查开发关键技术的创新,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要大力推进地质科技创新机制改革。

  他还表示,要着力构建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强化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并举,更加注重地质科技协同创新。建立鼓励原始创新、成果转化的分配和考评的激励机制。要打造科技创新平台。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加快一批一流业务中心、重点实验室、野外科学观测基地建设,推进科技资源开放共享。营造科技创新的良好氛围和宽松环境。

备案编号:吉ICP备12002651号  访问人次:5039901

通讯地址: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建设街2008号(130061)(点击查看地理位置)

电话:0431-85009060,传真:0431-85676460

网站维护:吉林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技术支持与维护